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夯实专业基础,开拓学术视野,9月20日,教育系邀请山西大学长江学者侯怀银教授在滨河校区道德讲堂为我系作了题为《新时代呼唤基础教育学发展》的学术报告,教育系30余名教师认真聆听,积极交流。
讲座由教育系刘小英老师主持。刘老师首先介绍了侯教授的学术成就。侯教授是山西大学中国社会教育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叁晋英才高端领军人才,有在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1项,曾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重点项目等20余项。主编《共和国教育学70年》丛书12部,出版学术专着、教材17部,在《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2020、2023年被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评选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荣获多次国家级、省级科研优秀成果奖。
侯教授从基础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意义、存在问题和建设路径叁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他指出,加强基础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是回应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诉求,是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追求,是凸显现代基础教育终身性的视野要求,是完善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理论探求;基础教育学学科建设需要在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学科定位及性质、研究方法和体系等方面深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新时代进行基础教育学学科建设,需要坚持科学的基础教育学学科建设思维,把握基础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规律,处理好基础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四对关系,做好基础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外部保障。侯教授认为,随着新时代各方面条件的汇合与呼唤,基础教育学的创生与发展恰逢其时。新时代的基础教育学人,要在术语的革命与理论的凝聚中,学科理论的争辩、学派的创生中,不断磨砺主体素质,推进基础教育学与教育学的腾飞、振兴与繁荣。
最后,刘小英老师做了报告会总结。她指出,侯怀银教授结合我系的实际,围绕基础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进行了生动的阐述,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基础教育学的建设意义和路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他的报告思想深邃,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鞭辟入里、启发性强,给予我们很多的启发,更为我系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苍产蝉辫;
供稿人:刘小英
审核人:鲍玉琴